业务范围
你的位置:顺盈 > 业务范围 > 王献之小楷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:可与东晋十六国写经墨迹相参照
王献之小楷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:可与东晋十六国写经墨迹相参照
2024-06-15 16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文/杨中涛

玉版十三行洛神赋整拓

玉版十三行洛神赋整拓

前世今生

王献之(344-386年),字子敬,东晋著名书法家,书圣王羲之第七子,与其父合称“二王”。王献之也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书家之一。

传统的书法史教学,将钟繇、王羲之、王献之三人的小楷资料,作为魏晋小楷的代表,并将三人的小楷法帖,统称为钟王小楷。

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刻本

相对于钟繇和王羲之,王献之流传于世的小楷作品非常少,最为知名的,就是所谓的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。挂在他名下的小楷,还有一个刻本《违远帖》,更像是唐代褚遂良或北宋米芾临本。

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的大致来历是:王献之生前曾以小楷字体书写过三国曹植名篇《洛神赋》,可能还不止一个版本。大概到了唐代,仍然有真迹传世。此时的情况极有可能是:真迹或许不止一本,同时也有相应的摹本和临本流传。

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刻本

到了北宋时,王献之所书小楷《洛神赋》的真迹(或是摹本,或是临本)完整版尚在北宋内府,后来就逐渐散失了。

到了南宋时,权相贾似道先是获得了王献之小楷《洛神赋》墨迹9行,后来又获得了4行,合为13行。他令人将这13行墨迹刊刻到一块色泽光艳的石板上,并将这块石板称为“碧玉”,因此这13行《洛神赋》刻本,就被称为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。

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原石

贾似道所收集到的这13行墨迹,它们究竟是真迹,还是摹本亦或是临本,这个就不得而知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连这仅存的13行墨迹也消失不见了。到了明代明万历年间,贾似道的这块刻石本身又重新出土,因此相应拓片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翻刻本便流传开来。这块刻石本身,如今藏于首都博物馆。

通过以上的表述,我们可以了解这样的一个基本事实: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大概刻于南宋时期,其上石的13行墨迹究竟是真迹、摹本还是临本等信息不可知。明代期间这块原石又重新出土。

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原石

相互参照

贾似道所用的这块石板形制参数为:长约29厘米,高约26厘米。这个参数规格,与东晋十六国写经墨迹资料,是完全可以相互参照的。

从敦煌遗书和吐鲁番文书中的写经资料看,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写经规格通常为:整纸高度约为26厘米,去掉天头地脚后,正文区域高度通常为22厘米左右,乌丝栏宽度则处于1.3到1.8厘米之间;每行书写字数,如果是非常规整的楷书,则在20到22字之间。

东晋十六国写经残卷

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原石高度为26厘米,正好符合东晋十六国写经整纸的高度。我个人认为,刊刻者在打磨石板时,应该是按照原墨迹的整纸高度,而将石板高度切割为26厘米。由于手上没有相关的1:1图版资料,我个人推测,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正文区域高度也应该是22或23厘米左右。

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每行书写字数为19或20字,这也基本与东晋十六国的写经墨迹规格相一致。原墨迹的乌丝栏宽度我们不得而知,个人推测也应该为1.8厘米。

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刊刻时,应该基本上是原大原格式上石,也就是尽量保持了原墨迹的样式和尺寸大小。

东晋十六国写经残卷

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原石石面本身已有残损,拓本石花也较为严重,因此临写过程中,会有一定的辨识困难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不妨也去参考一下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各种写经残卷墨迹。毕竟这些墨迹的书写年代、形制等等,都与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原墨迹有着太多的一致性。

目前东晋十六国的写经墨迹以残卷为多,内容通常较短,少的可能只有数行,多的则有数十行。其实呢,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本身也是一个残卷,只留下了13行,而且这13行墨迹本身也不见了,只留下了曾经刊刻这13行墨迹的石板,相当于一个“反转式”(白底黑字变为黑底白字)的王献之小楷《洛神赋》残卷。

东晋十六国写经残卷

总而言之,在我们临写王献之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过程中,不妨也去参考一下东晋十六国的写经墨迹,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写经残卷,则对于我们了解魏晋时期的小楷结字和用笔,无疑会很有帮助,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顺利完成对于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的临写。

《玉版十三行洛神赋》只有短短的13行,一共250字左右。此外,还有一种碧玉版割裱本,将每行字数减少为每行9字或10字,总行数则变为28行,相当于将原来的每行数字减少了一半左右。

2024.06.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