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
面对快节奏的生活,面对如今的卷现状,有许多人会选择忙碌的生活状态,就是即使在下班后仍会电脑不离身继续处理工作。他们为了赚到那几两碎银,会一直在路上奔波。但是,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这样忙碌的生活方式。
现在告诉你,有一个地方下午3点就可以回家休息,准备进入美好的梦乡,遵循着古人留下来的传统作息方式。但是这样的一个小镇上,却住着极少的人,甚至曾经只剩下一个男人。这个小镇在哪里?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?
«——【·东方第一镇·】——»
大家肯定都对这个下班很早的镇子表示好奇,所以这里就直接告诉大家,这个令人无比向往的小镇就是——乌苏镇,我们仅从名字上就可以判断出,这个小镇是沿着乌苏里江筹建起来的,乌苏里江流域流经我国的十多个县市。
我们可以了解到乌苏镇的附近环境,这一带的景色是比较复杂多变的,或是江河密集,或是湖泊星落,或是沼泽横生,或是水田棋布,从这些地方来看,我们可以看到湿地是铺陈在大地上最壮丽的景观,整个乌苏里江流域就是一片湿地泽国,塑造出众多迷人的自然风光。
我们可以在偌大的水系版图上,发现乌苏里江在其中,其实并不算是一条大河,但是如果从人文地理的方面去了解,就会发现乌苏里江是足以可以看成是一条大河,一条改变着身份却不改乘性和气质的河流。他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很多的利益。
乌苏里江不仅仅是一条江,他还是一道国界,这就可以让我们清楚地明白,不管是什么人,无论是在此成边的民警,还是常住的居民,都在用毕生时间来读懂这条江,来安放自己的梦想和精神,乌苏里江就是边关的乡愁。
在这条约九百多公里的流淌中,乌苏里江连接着两边的大陆,不仅流淌着很长的距离,他还占据了很大的一个地理面积。不光是占据这面积,这条江与丝绸之路之间还有一些微妙的关联,这条江就像一条丝带一样,慢慢的流淌在两国的交界处。
乌苏镇建在乌苏礼江的周围,靠海吃海,渔业发展肯定不会逊于其他地方,而且与周边国家就隔着一条江水,贸易往来也很便捷,几百年前,经济发展快速,带动了当地其他的产业发展。
想要发展肯定就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,光靠着一条江水是不够的,还需要大力发展一些基础设施建设,只有综合水平提高了,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,建设乌苏镇,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,形成良性循环。
曾经就有一位勇士定居在乌苏镇,但是随着生活的不断推进,他发现当地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,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解决,对于孩子的后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,最后他们全家都搬离了这里。
«——【·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·】——»
针对当地的情况,当地相关部门也提出了有关的建议,实施了一定的策略。首先需要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,所以先让水产部门开路,大力发展渔业,让那个当地的经济水平上升一个台阶。
经济有了起色,就开始建设基础设施,这样就可以方便当地村民进行生活,还进行了大批量的养殖活动,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,进行生活,当地的人口数量也就越来越多。
要想发展还得是人多才可以,乌苏镇的江面上热闹起来了,当然大多数的人还是靠着打渔为生。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,人们就开始驾驶着自己的小船去江面打渔,一声声嘹亮的打渔歌萦绕在大家的周围。这样繁华的景象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向往,也就能够趁机发展旅游业。
这时,肯呢个就会有人疑问,就算是以打渔为生,但那也是辛苦的劳作,也不能下午3点就回家睡觉了!下午的时间不就浪费掉了吗?其实,如果你去到当地待上那么几天,就会明白乌苏镇当地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早就回家了。
乌苏镇的气候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,当然地理环境也是一部分影响的因素。我国的占地面积巨大,包含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多种。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差异。举个例子,新疆的日落和大多数人所在地区的日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。
新疆日落之后的气温也随之降低很多,对于当地的一些特产是有所帮助的,这样才会有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。新疆也因为当地的气候特点找到了当地的致富产业,新疆的水果要比其他地方的水果甜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。
乌苏镇虽然不像新疆的气候那样多变,但是当地的日落时间比较早,在其他人还在劳作时,乌苏镇的太阳就已经下山了。没有了太阳的照射,人们也就不能再正常的工作,所以人们也就回到家中进行休息。大家这时就会想,乌苏镇的夜生活一定很热闹,因为大多数人下午3点就收班回家了。
其实,乌苏镇的夜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,因为当地的面积不大,属于一个小镇,虽然在经历过一番建设后,硬件设施方面提高了不少,但是当天黑下来,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已经很少了。
时间都是相对的,天黑的早,天亮的也就早,所以,乌苏镇的居民开始上班的时间也因为太阳的升起提前开始了,当地居民工作生活的时间和大多数人都是有一些差别的。当有一些夜猫子还没有睡觉的时候,乌苏镇的人们已经踏上了当天去往工作的路上,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。
其实,我觉得乌苏镇也可以发展旅游业,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,打渔是他们的生活方式。当地可以以渔业为基础,发展农家乐的旅游模式,当地的夜生活也就慢慢的开发出来了。当然这种模式也只是我的一个想法,具体的还得进行实地的勘测,进行具体的分析。
乌苏镇由于离北方更近,虽然不至于和北极一样,有昼夜之分,但是乌苏镇的夏季和冬季的昼夜时长有很大的区别。夏季的白天时间相较于冬季的白天时间不是一般的长。不是在当地长大的居民可能很难适应这种昼夜差。
虽然现在乌苏镇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,但是乌苏镇曾遭受过巨大的创伤。乌苏镇为何会有那一场灾难呢?
«——【·曾遭受战争的袭击·】——»
乌苏镇中有很多的客商在这里聚集,还有很多的外国友人来到这里进行买卖,这就给乌苏镇带来的一片繁华。从清朝到民国,乌苏镇的发展越来越好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这里定居。
乌苏里江畔景色秀丽,如诗如画。两岸不同情调的村落、码头,以及停泊在岸边的船只,构成两国各异的风光,只是两岸互相对峙的瞭望塔,透露着不同寻常的气氛。
直到1920年,乌苏镇不幸遭到了战争的重创,无情的炮火来到了这个小镇上,小镇上的居民都开始举家搬离,寻找其他的场所进行居住。当其他的军队来到这里进行压迫时,东北军虽然勇敢的反抗起来,但是仍惨败,乌苏镇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。
赵营长手持大喇叭开始动员,我们要用革命化战胜苏联人的机械化,用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完成卸船任务。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海战术战胜对面的机械化。就这样,人们对于对面的奋斗开始了。
昔日繁华的场景已经成为回忆,当时的乌苏镇变成了废墟。直到新中国成立,乌苏镇才开始了自己的拯救之路。但是由于破坏太严重,一开始都没有人愿意在乌苏镇停留下自己的脚步。因为乌苏镇当时只有一位男居民靠着打渔为生,这就对于当时的发展很不利。
相关部门也为此绞尽脑汁,寻找解决方法。当然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,乌苏镇开始有了人烟,慢慢的人多了起来。当地开始发展特色产业,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,小镇也开始焕发生机。
«——【·结语·】——»
乌苏镇虽然很小,但是仍然有着最大的渔场,其中居住着大马哈鱼。大马哈鱼虽然会到海里生活,但是他们会回到这里孕育新的生命。因为大马哈鱼的存在,当地也就有着相应的美称。
有鱼肯定就会有打渔的存在,当地的居民应该都是捕鱼的好手,在集市上,经常可以看见鱼,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去当地旅游一段时间,品尝当地的特色。
不仅如此,这里还伫立着哨所,这是祖国最早看见日出的哨所,这里的士兵每天都会迎接太阳。
中国日报网——中国东方第一镇--乌苏镇
光明网——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:渔歌唱出振兴曲